既有限制性又有开放性今年北京高考作文分析
发布日期:2024-06-07 14:01:43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指数:793℃
既有限制性又有开放性!今年北京高考作文分析——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6-07 13:18发布于北京北京日报客户端官方账号

11时30分,北京高考第一门语文科目考试结束。今年大作文仍为二选一,记者从多个考点获悉,选择议论文的考生偏多,但记叙文也让很多考生有话可说。“题目提供的背景材料很丰富,我一看到题目就有了灵感。”北航实验学校考点考生刘宇旭从北京古建修复、文化传承入手,阐释自己对“历久弥新”的理解。也有部分考生选择了记叙文,分享自己打开心扉的经历。“两个大作文既有很好的限制性,又体现了开放性。”北京一零一中高三语文备课组长裴德明说,考场作文势必要进行一定的限制,确保公平;在此基础上,今年的作文题目为考生提供了充足的思考空间。他分析,议论文引导学生拥有更宏阔的历史视野,民族精神、传统文化……这些经过时间淬炼之后依然有着动人生命力的内容都是考生很容易想到的写作素材。“题目不止蕴含了丰富的学科意义,考查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同时也引导学生有更多的思考,有非常好的教育意义。”在他看来,记叙文也能让很多学生打开话匣子,打开胸襟、打开视野、打开心扉……通过“打开”,学生从一个世界看到了另一个世界。“经过全面理性思考后去设计故事,我相信学生们都会写出一篇不错的作文。”在精华教育考试研究院语文教研组组长张凡看来,两道题目都给足了学生发挥的空间,题目出得非常巧妙。她举例,“打开”其实是一个由实到虚的联想,“它既是客观物理意义上的打开,但是同时可以是抽象的打开。考生可以把‘打开’当成触发故事讲述的一个契机,展示自己的真情实感。”微写作今年依然为三选一,三个选题分别受到不同学生的青睐。考生李子欣说,“微信朋友圈点赞”话题贴近生活,让她非常有话可说。“我们每个人都会使用手机和朋友圈,这个话题对我们来说太熟悉了。”张凡分析,微写作前两道题目都侧重“说理”。“去年第一道题目是探讨班级建立公众号,今年是朋友圈点赞,虽然是完全不同的场景,都很微妙地联系了学生日常的网络生活。”她认为,第二道题目的场景综合性也很强,启发学生们走出教室,获取丰富的生命情感体验。而最后一题“月的独白”充满浪漫情趣。“月的形象,我们从古至今都在塑造;独白又增添了一丝个性的内容。”她表示,选择这个题目的考生很有可能在共性与个性间碰撞出有趣的火花。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牛伟坤 柴嵘编辑 匡峰流程编辑 严圣淼
[本文内容转载自:北京日报客户端,原标题《既有限制性又有开放性今年北京高考作文分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分享到:

北京在线 版权所有 © 2023 M.BeiJingol.CN All Rights Reserved.

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与我们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KCMEDIA@ALIY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