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8 月 16 日,由中国优生优育协会主办、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心身发展评估工作委员会承办、浙江观心公益成长支持中心、北京中科普心理健康促进中心等单位协办,“2025 年儿童青少年营地教育发展论坛暨观心公益十周年表彰大会”,在杭州萧山区太虚湖假日酒店圆满落幕。
论坛由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心身发展评估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陈晓军主持。
此次论坛以“领航英才・营在心理” 为核心主题,深度聚焦营地教育在儿童青少年心身健康领域的创新实践,积极探索构建儿童青少年心身发展“第三空间” 的有效路径,为推动新时代儿童青少年全面发展注入新活力。
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巡视员徐东敏致辞
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心身发展评估工作委员会名誉顾问吕晓澎院长致辞
名誉主任梅建研究员致辞,强调营地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补充,在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心身发展评估工作委员会主任高文斌,提出“建设青少年心身发展‘第三空间’” 理念,指出营地教育应成为青少年心理成长的重要场域,随着“营在心理” 理念的深入,营地教育将从单纯的活动组织转向系统化心理支持,通过专业课程设计、导师团队培训,针对性解决青少年情绪管理、社交能力等问题,“让营地成为青少年心理韧性培养的‘孵化器’”。
四川大学教授格桑泽仁,聚焦“躺平、厌学” 等社会痛点,阐述营地教育如何通过体验式活动唤醒青少年内驱力。
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心身发展评估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唐义诚,则从创新人才培养角度,分析营地教育在青少年拔尖创新能力培育中的独特价值。
营地教育将打破行业壁垒,与文旅、体育、公益等领域深度联动。例如,利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特色营地,联合马术等运动项目拓展活动形式,借助公益组织扩大服务覆盖面,形成“政府引导、企业运营、社会参与” 的生态格局。
论坛现场,“营在心理”营地教育优质发展倡议行动正式启动,本行动由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心身发展评估工作委员会牵头,由中科普(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浙江观心公益成长支持中心等58家共建单位联合发起,旨在推动行业标准化建设,进行多样化的共建。
观心公益十周年表彰大会,浙江观心公益成长支持中心理事长余锋,表彰致辞。回顾观心公益10年取得的微薄成绩,是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的结果,是各位有情怀、有担当、乐于奉献的志愿者共同努力的结果。为这一崇高的公益事业,辛勤付出的各位心理学专家、教育专家,以及广大的观心公益的社工及志愿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在未来的下一个10年,我们将不断去探索和践行公益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伟大目标。通过“未来公益产业+T”的公益服务理念,促进“以善促商、以商养善”的公益反哺模式,为公益事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机制。开创新的业绩,取得新的辉煌。为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心身健康及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道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伟大目标。
下半场论坛由唐义诚主持,企业代表分享了实践经验:中青旅博汇总经理刘宏伟探讨文旅融合与科普研学的结合路径;皓石教育集团董事长宋扬以“营收破亿研学品牌” 为例,强调精细化服务对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青自然品牌创始人刘一倡导营地教育回归自然本质,通过场景化设计助力青少年成长;华东人才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高骐则介绍了海外夏校模式的本土化实践,为行业国际化提供参考。
在“营在心理,营地教育路在何方” 圆桌对话中,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企业校友会副会长张达、浙江马术协会副会长倪炳奎、浙江省统一战线智库特约研究员屠苗颖、杭州启航创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段建兵、浙江观心公益成长支持中心理事长余锋等嘉宾,围绕生态资源整合、跨界合作模式等议题展开讨论,建议“营地教育 + 文旅 + 公益” 的生态融合发展新思路。
论坛最后,高文斌主任总结指出,营地教育的未来在于“以心为核、以实为基、以联为路”,需凝聚各方力量,让更多青少年在营地中实现心身协同发展。本次论坛的举办,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跨界合作搭建了桥梁,推动儿童青少年营地教育迈向更规范、更专业的新阶段。
本次论坛的顺利举办,将有助于营地成为儿童青少年心身成长的“第三空间”,期待看见更多生命在阳光下舒展——这不仅是论坛的愿景,更是守护下一代心理健康的坚实行动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