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二十载春华秋实,这一科学论断在之江大地落地生根,催生出绿色发展的蓬勃生机。近日,杭州市审计局以“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为契机,举办全市资环审计业务培训交流会,通过专家领学、案例分享、业务研讨等形式,系统回顾杭州资环审计创新实践成果,为“十五五”绿色发展谋篇布局注入审计动能。
专家学者授心得,贯穿生态文明思想理论与实践
“谁能来讲一讲我们日常生活中都做过哪些破坏地球的事?”
“我们平时上下班开车会排放尾气,洗碗用的洗涤剂也会污染水环境……”
培训会上,杭州市委党校老师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通过“汽车尾气排放”“洗涤剂污染”等生活场景切入,以“小切口”呈现“大主题”,以“身边事”讲透“大道理”,深入解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审计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理论课。
浙江大学环境资源学院专家则以“AI+遥感”技术为突破口,展示地理信息技术在杭州粮食安全、绿色能源审计中的创新应用。结合具体审计项目案例,专家演示了如何利用卫星遥感快速锁定污染疑点,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审计线索精准定位,为传统审计插上科技翅膀。
学思践悟谈体会,以审计监督守护杭州绿水青山
活动中,全市审计机关代表纷纷传经验、讲方法,分享了各地近年来在资环审计工作中的创新举措和审计成效。“一天没有突破就再一天,10户村民没有协议副本就再找10户……审计人员始终不放弃,最后终于确认了村委人员偷梁换柱更换已签协议,进而虚报套取并贪污补偿金额的行为……”,富阳区审计局王书佳以案促学,生动讲述了如何以新旧协议书为突破点,抽丝剥茧破解土地整治项目背后“阴阳合同”的秘密。该案例入选浙江省优秀项目,彰显了审计监督在反腐治乱中的“利剑”作用。2018年以来,杭州市共开展了186个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项目,以审计监督促进地方政府扎实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责任。通过审计推动《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出台,是浙江省首次为“一座山”地方立法。以审计之力堵住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漏洞,促杭州市既有有偿排污权入轨省交易体系。联合市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共同构建垂管部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协作机制,探索出资环审计评价的“杭州标准”。
共话未来谋发展:聚力“十五五” 擘画绿色新篇
面对“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启航的关键节点,与会代表围绕如何立足“经济卫士”“生态卫士”的定位,提升资环审计看家本领,加快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城市范例,推动美丽杭州建设展开头脑风暴。
浙江省审计厅分管资环审计工作的领导听完代表发言后强调,全市资环审计干部要持续聚焦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推动生态经济提质、不断巩固生态保护防线,以审计监督助力“十四五”收好官、“十五五”谋好篇,推动美丽浙江、美丽杭州建设再上新台阶。
带着收获与期望,为期两天的主题活动圆满落下帷幕。钱塘区审计局干部感慨:“这次培训交流会,既引导我们基层审计干部更深刻地领会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也让大家在互动交流中增进了认识,在思想碰撞中受到了启迪,激发了大家在‘十五五’期间干事创业的决心。”
生态文明建设永远在路上。从“两山”理念萌芽到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国之大者,杭州审计人始终以“经济卫士”“生态卫士”的双重使命砥砺前行。此次培训既是对二十年绿色审计路的总结升华,更是新征程的起点。未来,杭州将持续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以行动续写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的绿色新卷。